周四,受宏观经济多空交织因素作用,沪胶冲高回调。
国内方面,机构预测,12月份CPI将同比小幅回升至1.6%,PPI可能受制造业企稳的影响而小幅反弹至5.8%。
专家认为,影响未来物价变化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大宗商品价格止跌趋稳,将推高通胀率。其次,猪肉价格水平趋于平稳,估计未来猪肉价格涨幅有限。此外,宏观政策具有滞后效应。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周物价数据来看,受北方雨雪天气影响,CPI略升。基本金属价格反弹,但油价、煤价等大宗继续下挫,PPI延续通缩。
从经济增速换挡进程看,房地产投资、出口等需求侧已经陆续探底,但供给侧尚未产能出清,因此未来经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维持L型走势,如果政策应对得当,可避免超调。
明年经济增长目标要到明年两会才正式公布,GDP增速预计下调到6.5%是大概率事件。此外,2016年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不变,市场化的利率走廊机制建立将继续完善,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之后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并由“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重视。此次内容涉及完善城市基建、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配套改革、城市管理改革等。从近期会议动向来看,城市工作与经济结构性改革并重,肩负稳增长重任。可沿五主线挖掘相关投资机会:智慧城市和安防、新型基建、房地产行业、建材行业、区域经济主题共振。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12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时隔37年之后城市工作会议再度召开,并由“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升格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体现了中央对城市工作的重视。此次内容涉及完善城市基建、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配套改革、城市管理改革等。从近期会议动向来看,城市工作与经济结构性改革并重,肩负稳增长重任。可沿五主线挖掘相关投资机会:智慧城市和安防、新型基建、房地产行业、建材行业、区域经济主题共振。
六大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归纳为三大类(全国统筹+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六个层面,内容梳理如下:
第一,统筹全国城市布局:结合“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
第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宜居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
第三,改善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防止“摊大饼”式扩张,化解各种“城市病”;增强内部布局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第四,完善城市基建: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做好建筑节能。
第五,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改革: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六,城市管理改革: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打造智慧城市。
国际方面,由于出口和私人库存投资低于预期,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据终值小幅下调至2%。但是强劲的消费数据显示出美国经济增势依然稳健。分析认为,这为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打下了良好基础。
美国商务部22日公布的最终修正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略低于预估的2.1%。
美国商务部指出,占美国经济总量三分之二的个人消费开支第三季度按年率增长3%,增速虽较前一季度的3.6%有所放缓,但高于第一季度的1.8%,并为经济增长贡献了2.04个百分点,显示美国国内消费需求稳定。
三季度增速放缓是在二季度GDP高速增长3.9%的情况下的正常回调,与预期情况基本一致,显示出美国经济总体仍表现良好,尤其是受到强劲的消费数据支撑,比如个人消费和住宅投资。
美国楼市需求近期持续回升。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署22日公布的房价指数显示,经季节性调整,今年10月份美国房价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6.1%。但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11月份美国旧房销量经季节调整按年率计算为476万套,比前一个月的修正值下降10.5%,比去年同期低3.8%。
库存较少和房价回升,使得部分潜在买家推迟购买计划,也导致11月销量回落。不过,近几个月来整体需求和销量增速较快,11月销量回落的情况不会持续。
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旧房销量占整个楼市销量的90%以上,美国健康的月度旧房销量为550万套左右。
美国经济正在稳健增长,如果存在海外需求和库存方面的不利因素,那么好消息就是国内需求强劲。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终值报告依然显示出,国内的强劲需求抵消了海外市场的疲弱态势,全球经济增长不振、低油价带来的滞后影响以及美元走强因素仍然在持续为贸易和制造业施压。
美国商务部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美元走强等因素持续影响出口,第三季度出口仅增长0.7%,低于此前预估的0.9%;而私人库存投资则下滑0.7%,成为拖累本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数据还显示,非住宅固定投资和政府开支增速均较前季放缓。
私人库存投资的下滑并不令人担忧,因为第四季度随着厂家增产以及年底假日购物季的到来,情况将有望好转。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7日宣布启动近十年来的首次加息,这标志着美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形势得到正式确认。美联储主席耶伦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说,加息决策体现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信心,美联储为加息设置的诸多条件已具备。
美联储启动加息还意味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同时也意味着美国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的政策周期。
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数据表现良好为美联储启动加息进程打下了基础。但是美联储官员依然强调,美国经济依然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一再表示提高利率将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并将密切根据美国的经济形势进行调整。
受上述多空交织因素作用,沪胶冲高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