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是否过剩,不能只看生产能力和可能的总供给量,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需求。但需求是个变量,不容易准确测定。因此,认定产能过剩,需要在纵向对比产量增长过快、过猛的同时,还应同时指出在什么范围内、在多长的时间区间、相对于多大的有效需求而言。
目前来看,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产能总和为37万吨/年,而年度表观消费量也在30万吨,年度实际需求量达不到30万吨,数字上来说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供大于求。此外,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年度总体需求量维持在25-30万吨之间,并且呈现年度增加趋势,2015年稍有减少。加之中国三元乙丙橡胶供应能力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骤增,由原来的4.5万吨/年增至37万吨/年,短时间内产能与需求量增速不对等。
再者,中国后期新增拟在建项目中,多数在观望。目前在2018年之前能够投产比较确定的项目只有山东一期项目2.5万吨/年,二期2.5万吨/年后期或望市场而动,届时中国产能或达42万吨/年。而需求量方面预计到2018年,中国需求量或维持在34万吨/年附近。加之进口量将减少,预计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年度进口量市场占比或在30%附近,因此中国产能或在24万吨,大略估算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国内装置整体开工或在57%-60%之间。从行业开工率方面来看,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在2015-2018年之间产能过剩。
1 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从供不应求到短时间内产能过剩
1.1 利润为先
首先利益为其根本,并且投产时间集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元乙丙橡胶市场在2010-2011年期间,不止价格上了一个层次,据市场业者叙述,中国三元乙丙橡胶贸易环节利润空间在30%-40%之间,生产环节或更高。高利润驱使,业者对三元乙丙项目趋之若鹜,不少投资者在2011-2012年调研市场开始做前期项目投资准备。建设周期一般在2年时间,加之市场欠佳以及中间装置调试等,各新建装置投产时间相对集中。
1.2 中国市场缺口巨大
其次中国市场90%的市场缺口依赖进口。在新建装置投产以前,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90%甚至以上为进口胶,国内仅有中石油吉林石化一家,且其产量基本维持在2万吨/年上下,国产供应不足,不少外资企业以及国内石化工厂均纷纷看好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缺口。
1.3 需求增速缓慢
在供应方面做了调整以后,中国市场需求增速却相对缓慢。中国三元乙丙橡胶表观消费量在2012-2015年之间呈现缓步增加,2012年表观消费量约为21万吨附近,2015年增至30万吨左右,年均增速在15%附近。整体需求量不及中国三元乙丙橡胶产能增速240%(2012-2015年年均增速)。
后期国内需求增速缓慢,以及在2018年之前,国内需求量尚不及国内国内供应能力。
2 产能过剩下的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
2.1 供价下调 国产进口产品稍显分化
国内供应者增多,加之橡胶市场整体弱势,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三元乙丙橡胶价格走低。
一方面,新增装置多数为外资企业,国内装置投产并且正常运转后,国产胶缓慢替代一部分同牌号进口胶,除去关税影响,其价差基本维持在500元/吨附近。
另一方面,国产胶、进口胶跌速稍有不同:国内生产厂家方面,吉林石化年内多次下调出厂价格,多数幅度在300-500元/吨之间,年初下调幅度在1300元/吨,4045出厂价格自年初的21300元/吨降至12月的17800元/吨,跌幅在16.4%。而进口胶主流价格也由年初的21000元/吨降至12月的19500元/吨附近,跌幅在7.14%。
2.2 进口依存降低
自2014年国内三元乙丙橡胶装置投产后,国内产量也达到了历史新高,进口胶进口依存度降到了86%附近,在2015年国内装置基本正常运转后,3-10月份单月进口依存度维持在50%-60%之间,后期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仍存减少预期。
3 乱世中求生存
不管是年初新投产的厂家还是本土生产厂家,目前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何在“乱世”中生存,是大家共同思考的话题。年内,各生产厂家目的较为简单,维持甚至扩大中国市场占有份额。但是后期,各生产厂家若仅局限于中国市场,产能将得不到有效释放,下游需求增加缓慢,对于各厂家而言,明显的“僧多粥少”。在竞争中:
首先各生产厂家要将自己产品做好,找准市场定位,或高端市场、或中低端市场为主。目前汽车等对零部件性能要求越来越严苛,顺应市场,改善产品品质或为首要任务。
其次,新应用领域进军。三元乙丙橡胶主要在密封件、密封条、胶管胶带以及杂件等方面应用较多。其他在电线电缆、防水卷材等应用相对较少,一方面,在原料性能方面,其他材料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另一方面,其他材料的价格等比三元乙丙橡胶低,并且价差巨大。在一些耐温场合等,或可以寻找可以应用或者大力发展的其他行业。
最后,中国市场需求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增速平缓,但是对于出口市场,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可谓“空白”。每年出口量不超过5000吨,并且出口目的地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在后期国内生产厂家出口或为提升装置开工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贸易商中,市场较乱,谨慎操盘或为上策。
需求方面支撑有限,供应能力仍存增加预期,中国三元乙丙橡胶市场现在并且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