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受偏多因素作用,沪胶震荡续升。
国内方面,从今年11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到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高度重视在扩大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措施大致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推动要素市场发展,实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淘汰“僵尸企业”,化解产能过剩;三是增强企业活力,发挥企业家重要作用,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商业法制,着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五是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打开支持企业创新的各类资金通道。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制度方面,实施市场化改革。创造经济社会升级版所需的有效供给环境条件,解放供给端约束,推动改革创新,冲破利益固化,充分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这是重塑和有效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实现从要素投入、粗放增长转向供给升级、集约增长的主要着力点。
在产业方面,调整供给结构。供给侧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必须在结构改革上。我国经济存在较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对不平衡、高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这种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过程,就是我国经济重塑动力、释放潜力、生成合力、激发创新力的过程,需要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特别应强调从过去较忽视的供给端出发,调整结构,立足短板,增加有效供给。从本质上说,调结构不属于经济增长问题,但从政策手段上看,这属于供给侧管理的一种方式。
在产品方面,提高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匹配,供需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需要强调的就是要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让我国的供给能力跟上、适应并匹配领先、多变、个性的需求变化,平衡各方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除供需矛盾,从供给侧适应新需求,从供给侧去激活新需求。
国际方面,2015年全球股市剧烈波动,年中一度出现大幅回调,进入第四季度以来逐步收复失地。纵观全年,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市场领跑全球,美国股市高位震荡,年内基本持平,而除中国A股外的大多数新兴市场表现不佳。
2015年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参差不齐,发达股市整体略胜一筹。涵盖发达和新兴市场的MSCI全球指数今年以来下跌3.7%,主要衡量发达市场的MSCI国际资本指数下跌2.3%,MSCI新兴市场指数下跌16.3%。
主要发达市场中,欧洲表现抢眼。以本地货币计算,斯托克欧洲50指数年内上涨5%,法国CAC 40指数上涨9.7%,德国DAX指数上涨10.4%;美国股指基本持平,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1.65%,标普500指数下跌0.12%;亚太市场中,日经225指数上涨8.8%。
相比之下除中国A股外的新兴市场普遍疲弱。上证综指年内上涨10.2%,乌克兰、秘鲁、埃及、哥伦比亚、塞浦路斯等多个市场则进入全球主要股指跌幅榜的前十名。若计入本币大幅贬值的因素,多个新兴市场的跌幅更为惨烈,以美元计算,乌克兰股指跌幅高达57%,哈萨克斯坦市场下跌50%,巴西股市下跌40%,哥伦比亚股市下跌43%。今年以来巴西雷亚尔兑美元的跌幅达到33%,哥伦比亚比索跌幅达25%。
纵观全年,全球股市的涨幅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以来则出现显著回调。特别是在第三季度,主要股指几乎全军覆没,当季上证综指下跌29%,在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差,恒生指数下跌23.5%,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下跌16%,巴西圣保罗证交所指数下跌15%,日经225指数下跌14%,德国DAX指数下跌12%,欧洲斯托克50指数下跌9.5%,标普500指数下跌6.9%。
抛售潮过后,市场情绪在第四季度有所平复,主要股指逐步收复失地。上证综指本季内上涨16.7%,德国DAX指数上涨11.2%,日经225指数上涨9%,标普500指数上涨7%。
步入12月,欧美央行货币政策正式宣告分道扬镳,美联储启动十年来首次加息。由于预期充分,全球市场反应淡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直受加息预期遏制的新兴市场本月以来普遍实现正收益,整体表现好于发达股市。而发达市场人气回落,标普500指数月内下跌1.15%,德国DAX指数下跌5.5%,日经225指数下跌4%。
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全球流动性格局亦将生变,分析师预计市场波动可能进一步加大。
法兴银行认为,美元强势将影响标普500企业的盈利,明年11月的总统大选可能成为美股波动的另一个原因。相比之下,在欧洲央行扩大宽松刺激、出台投资计划、欧元贬值以及区域流动性改善的驱动下,欧洲斯托克指数会有强劲表现,预期涨幅将超过15%。
瑞银在最新发布的2016年展望报告中将新兴市场股票投资评级由“减持”上调至中性。该行分析师称,新兴市场已体现了足够的负面预期,当前估值相当具有吸引力,1.4倍的市净率可以与2003年和2008年的低点相媲美,12倍的市盈率较发达市场折价30%。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的预期已足够低,因此2016年哪怕是不起眼的利好消息也会推动新兴市场股票反弹。
多项造成近期新兴市场波动的因素只是暂时的。基于经济增长趋势强劲、多个新兴市场基本因素有所好转,以及资源及人口统计方面的潜力仍有待开发等因素,新兴市场长期来看仍有乐观前景。
预计,影响新兴市场2016年表现的最大风险来自无法预见的地缘政治或金融事件。尽管大多数已知的风险因素已被市场估值反映,投资者对意料之外的事总是做出过度负面的反应,而新兴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因为资金避险而首当其冲。他强调,金融市场低迷时期可提供最优厚的中线上升潜力,按当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衡量,新兴市场较之发达市场似乎被低估。
受上述偏多因素作用,沪胶震荡上行。